港股回调蓄力,机构称中国资产重估迎来第二阶段,用USDT入金抄底中国!
经过了国庆假期的持续大涨后,港股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大幅回调,10月14日,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,随后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,一度跌近4%,东方甄选、小鹏汽车、商汤、阿里健康等成分股跌幅居前。主流ETF中,恒生科技指数ETF(513180)盘中涨幅缩窄后迅速转跌,现跌近0.3%。
恒生指数日k线图
在此背景下,行情真的结束了吗,港股市场还隐藏着哪些机会?
华泰证券称,924政策组合拳驱动的中国资产重估行情,已迈入第二阶段政策验证期,一是验证增量财政政策的部署,二是验证存量政策对地产销售止跌回稳的效力如何,最终落脚点为信贷企稳。就AH相对性价比而言,维持港股略胜A股的判断:一是港股盈利预期趋势较A股占优,三季度以来前者盈利预期持续上修(受互联网、高股息及医药板块推动),后者仍在下修(9月以来下修斜率放缓);二是AH溢价处于合理区间靠上位置。
不少分析师认为,港股市场的估值依然具有吸引力,且估值修复和扩张的空间依然充足。
01 政策利好使得中长期来看,港股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
政策面上,中国证监会近期发布了五项措施加强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,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、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、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、优化基金互认安排、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等。
02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仍相对较低,入市性价比高
有不少观点认为,涨多了自然要调整。如果从过去几周港股累计涨幅看,10月8日的回落幅度相对还比较合理,符合基本的经济规律。毕竟过去指数在技术指标上出现较为明显的超买,而现在是对超买指标作出的部分修正。
尽管港股近期大涨,但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依然相对较低。恒生指数目前市盈率仅为10.28倍,港股的估值在全球市场中处于相对低位,这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入市机会。
03 全球资金正在转向中国,预计还有2800亿外资在路上,南向资金也成交活跃
中金公司的一份研报表示,目前来看被动型外资呈加速流入的态势,但主动型外资流入规模尚不明显。主动外资的后续动向值得关注,不过其持续流入需要更多政策和更为乐观的预期驱动。
截至8月底,全球主动基金配置中资股5%(2021年初高点为14.6%),低配1个百分点。相关机构测算,若从低配转为标配,对应近400亿美元(约2800亿人民币)流入,相当于2023年3月以来流出总额。
今年9月中旬,美联储的降息周期为港股市场带来了资金流入的机会。
除了外资流入,数据显示,南向资金依旧成交活跃。
数据显示,截至10月10日收盘,年内南向资金已净流入港股市场5155.69亿港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上周五,也就是10月11日,是港股重阳节休市,北向、南向交易关闭。也就是说,国庆节后,10月8日至10日,仅三个交易日,南向资金累计成交约5942.43亿港元,日均成交1980.81亿港元,较节前一周接近翻倍;区间净流入119.84亿港元,日均净买入39.95亿港元,也呈现大幅增长趋势。
10月14日,南向资金依旧成交活跃,盘中净买入已超90亿港元,延续上周态势。涨幅方面,港股红利类资产相对靠前。
04 用USDT入金炒港美股抄底中国
与此同时,10月10日比特币BTC再度跌破6万大关,通过USDT入金炒港美股,不仅可以利用USDT的稳定性来规避币圈市场波动大的风险,还可以抓住中国资产红利带来的投资机会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