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俄外长会晤,王毅用3个“最”给中俄关系定调
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,请点个关注!
中俄外长接连见面会谈,外长王毅用三个“最”给中俄关系定调,背后的深意让普京吃下定心丸。
中俄外长这几天的密集互动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,三天前刚在马来西亚见过面,结果不到3天的时间,拉夫罗夫又带着俄罗斯代表团出现在北京,和王毅外长坐在了一起。这次会面没太多花哨的仪式,却藏着不少值得琢磨的细节,尤其是王毅外长用三个“最”给中俄关系定调,一下子就让外界看清了这对大国关系的真实底色。
打开外交部发布的会面照片,第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细节是着装,王毅和拉夫罗夫都穿着西装,却没打领带,连俄方随行人员也是同样的打扮。在讲究礼仪的外交场合,这种“非正式”反而透着不一般的亲近。要知道,外交场合的着装从来都不是小事。领带在西方礼仪里象征着正式,而同时也拘谨,而这次双方不约而同地卸下这份“束缚”,更像是家人聚会时的自在。
就像咱们招待自家人,不会刻意摆宴席、讲客套,倒杯茶坐下来随便聊才是常态。这种待遇,这些年在国际交往里可不多见,足以说明中俄之间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国家关系,到了“不见外”的份上。
会面中,王毅外长的表态直接又有分量,“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‘最稳定、最成熟、最富有战略价值’的一组大国关系。”这三个“最”听起来简单,细琢磨却字字千钧。说“最稳定”,是因为中俄关系不搞结盟却胜似盟友。这些年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,从反恐合作到能源贸易,从科技交流到全球治理,两国该做的合作从没掉过链子。“最成熟”则体现在两国相处的智慧上。大国之间难免有分歧,但中俄从不把问题摆到台面上吵架,而是关起门来商量着解决。而“最富有战略价值”,看看当下的国际格局就懂了。美国拉着盟友搞“小圈子”,又是“北约东扩”又是“印太战略”,总想按自己的规则改造世界。而中俄合作恰恰是对这种霸权逻辑的平衡,你搞你的集团政治,我做我的开放合作;你忙着制裁施压,我专注互利共赢。这种不针对第三方、却能稳定全球秩序的关系,价值怎么估量都不过分。
远在莫斯科的普京,最近确实面临不少挑战。乌克兰危机打了三年多,俄罗斯虽然在战场上没吃大亏,但人力物力的消耗实实在在。这时候拉夫罗夫带着北京的消息回去,对普京来说无疑是颗定心丸。中俄关系的稳定,意味着俄罗斯不用腹背受敌。国际舞台上,中国在联合国、上合组织等场合坚持客观立场,让俄罗斯不是孤军奋战。
有人总说中俄关系“针对第三方”,这其实是没看懂大国相处的门道。中俄的合作,本质上是为了在乱局中守住自己的发展空间,这跟搞对抗、搞霸权完全是两码事。未来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,只要中俄能守住这份默契,继续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往前走,就不愁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评论